關於敦化
服務項目
專利專區
商標專區
各國專利商標機構
智權新知
聯絡我們
繁體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首頁
智權新知
智權新知
NEWS
智權焦點
商標小知識
專利小知識
專利小知識
17
Jun. 2025
商業機密 vs. 專利保護
壹、前言
在企業研發與技術管理的過程中,如何有效保護自家創新成果,一直是極具挑戰的關鍵課題。一般而言,企業若要保護技術、配方或經營資訊,主要會在「申請專利保護」與「維持商業機密(營業秘密)」之間進行選擇或併用。然而,專利保護與商業機密保護存在不同的法律機制及限制,孰優孰劣往往需要依據產業特性、技術生命週期、競爭環境與風險評估做出策略性決策。
在台灣,專利法與營業秘密法分別對技術或經營資訊提供不同形式與程度的保障。專利法保護的核心在於「公開交換」:即發明人(或申請人)必須公開發明內容,換取專利權於一定期間內享有排他性。營業秘密法則旨在保護企業不公開的技術或商業資訊,只要企業採取合理的保密措施,且這些資訊確有經濟價值,就可在法制上獲得救濟。兩者如何選擇或相互搭配,是現代企業在智慧財產管理上不可忽視的議題。本文將從概念差異、法律基礎與實務策略等面向,探討「商業機密 vs. 專利保護」在台灣的適用情況。
專利小知識
15
Jul. 2025
如何提高專利申請成功的注意事項
在目前技術發展迅速、突飛猛進時代,許多技術創作者(例如申請人或研發者)都希望透過專利來保護自己的創新。然而,專利申請並不簡單,許多申請會因為技術描述不夠明確、創新點不足或專利法規問題而被駁回…
專利小知識
17
Jun. 2025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是否可以成為專利法上的發明人?
壹、前言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是否可以成為專利法上的發明人?」這個問題在近十年來因為 AI 技術的快速發展而成為智慧財產領域的一大爭議。傳統上,專利制度主要是為了鼓勵人類的發明創造,並藉由將發明內容公開,促進社會整體技術進步。然而,當 AI 能自行學習並產生具新穎性、進步性或產業上可應用的技術點,是否意味著它具備了足以被認定為「發明人」的條件?不同國家就此議題的立法與實務見解並不一致,但大多仍維持「自然人」才能成為發明人的立場。以下將先梳理國際上幾個標誌性案例與相關文獻,再聚焦於台灣專利法規範與實務現況。
專利小知識
05
Jun. 2025
專利權之舉發制度解析:保障合法申請權、維護產業正義
在我國專利法體系中,為確保專利權人資格的正當性,以及遏止不當專利取得行為,《專利法》第71條設置了「舉發制度」,讓符合條件的利害關係人或一般大眾得向智慧財產局提出舉發,要求撤銷不應核准的專利。本制度除了補充審查程序的不足,也扮演市場秩序的守門員角色。尤其針對專利申請權爭議,其處理方式近年來有重大修正與實務轉變,值得申請人與代理人密切留意。
專利小知識
26
Sep. 2024
資金不夠,該如何申請專利?
對許多小剛成立的公司或者規模較小的公司來說,即便有一個很好的產品創意,但是因為尚未現階段資金不足,或因為無法確定該產品未來是否具有市場價值,對於是否要申請專利總需思慮再三,等到後來發現類似的產品在市場大賣或者已有他人取得專利,才懊惱錯過了時機。
專利小知識
27
Aug. 2024
AI健康照護應用的專利策略
人工智能(AI)技術日趨進步成熟,在健康照護領域的應用迅速增長,專利策略的設計和實施對於保護知識產權和促進創新極為重要,專利策略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包括: 技術創新、法律保護、競爭優勢以及市場需求,以最大化其技術投資的回報。以下是一些關鍵策略和考量:
專利小知識
16
Aug. 2024
「一案兩請」制度的優缺點分析
專利小知識
17
Jul. 2024
從專利角度看AI技術在殯葬行業的應用前景
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AI技術已逐漸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一個我們不常談論但至關重要的領域——殯葬行業。
傳統的殯葬服務正在面臨變革,AI技術、虛擬技術(VR)和虛擬人物(數位人)等創新應用正為這一領域帶來新的契機和挑戰。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從專利角度探討AI技術在殯葬行業的應用前景,並分享一些獨特的觀點。
專利小知識
05
Jul. 2024
專利年費忘了繳?是不是補繳就沒事了?
專利權人在取得專利證書後,自公告日起算的第2年起,須每年繳納年費,以維持專利權之有效性,未按時繳納年費,將會使專利權失效。
專利小知識
29
Feb. 2024
新創公司取得專利的捷徑
在創新快速驅動的商業環境中,新創公司迫切需要快速取得專利保護來確保其創新成果。
台灣政府推出的「新創產業積極型專利審查試行作業方案」為新創公司提供了一條取得專利的快速通道。
1
2
3
4
訂閱電子報
是的,我願意收到電子報。
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