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前言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是否可以成為專利法上的發明人?」這個問題在近十年來因為 AI 技術的快速發展而成為智慧財產領域的一大爭議。傳統上,專利制度主要是為了鼓勵人類的發明創造,並藉由將發明內容公開,促進社會整體技術進步。然而,當 AI 能自行學習並產生具新穎性、進步性或產業上可應用的技術點,是否意味著它具備了足以被認定為「發明人」的條件?不同國家就此議題的立法與實務見解並不一致,但大多仍維持「自然人」才能成為發明人的立場。以下將先梳理國際上幾個標誌性案例與相關文獻,再聚焦於台灣專利法規範與實務現況。

- 首頁
- 智權新知
智權新知
NEWS